根据财政部数据显示,今年前10个月,全国一般公共预算中的非税收入34199亿元,同比增长15.3%,远高于同期税收增速(-4.5%)。其中,10月份非税收入2855亿元,同比增长约40%,这较9月份非税收入增速(25%)提升了约14个百分点,明显高于10月份税收收入同比增速(1.8%)。
非税收入主要由国有资源(资产)有偿使用收入、专项收入、行政事业性收费、罚没收入、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等组成。为何今年以来非税收入出现大幅增长?
事实上,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在10月底解读前三季度非税收入快速增长时解释称,这主要是地方通过处置闲置资产等方式,加大资源、资产盘活力度,带动国有资源(资产)有偿使用收入、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长,拉动一般公共预算非税收入增长10.8个百分点。
图片来源: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研报
一些省份的数据也能印证这一点。比如,根据甘肃省财政厅数据,今年前10个月当地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9.6%,分项目看,其中国有资源(资产)有偿使用收入、国有资本经营收入、罚没收入、政府住房基金收入分别增长53.1%、60.9%、21.4%、1.8%,专项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分别下降5.4%和6.3%。其中,国有资源(资产)有偿使用收入同比增收47.2亿元,占非税增收总额的94.1%,拉高非税收入增幅18.5个百分点。
不难发现,今年以来的非税收入高增主要是地方为了弥补税收减收,通过加力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带来非税收入快速增长,从而保证财政收支平衡。尽管10月份税收出现恢复性增长,但财政收支缺口仍依赖非税收入来弥补,因此后两个月非税收入高增长趋势不会改变。
在近期发布会上,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表示,今年以来,受多种因素影响,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不及预期。对此,我们正在采取一系列措施,确保完成全年预算目标任务。
蓝佛安谈及的措施包括安排有关中央单位上缴一部分专项收益,补充中央财政收入。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政府存量资源资产,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,保障财政支出需要。
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分析称,非税收入中占比较高且弹性较大的主要是国有资源(资产)有偿使用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,二者合计占非税收入比重在40%以上。前10月非税收入增速进一步大幅上行至15.3%,大幅超过年初预算1.8%的增速目标。目前非税收入已超收约4000亿元左右,按去年非税收入总规模3.65万亿计算,全年非税收入的超收规模可能接近5000亿元。
市场十分关心非税收入的一个重要原因,是因为其中包括了罚没收入。人们十分警惕罚没收入快速增长,可能破坏营商环境。
目前官方并未公开今年以来全国罚没收入增长情况,绝大多数省份在月度财政数据中,也并不会公开罚没收入增长情况。但从一些省份公开的数据显示,罚没收入出现两位数较快增长,但也有的省份罚没收入出现下滑。
罚没收入是反映执法机关依法收缴的罚款、没收款、赃款,没收物资、赃物的变价款收入。其中包括公安、交通、税务、法院、市场监管等一般罚没收入,以及公安、市场等缉私罚没收入。
从此前一些地方披露的当地罚没收入增长较快的原因可以看出,一种是当年有大案要案结案,法院判决并缴库的罚没收入增加;另一种是公安罚没收入增加。
一方面,不能简单地认为罚没收入增长等同于逐利执法;但另一方面也要看到,近些年确实有地方趋利性执法,罚没收入较快增长已引起中央部委警惕。
比如,今年10月8日,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,将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单位涉企行政执法行为,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,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,不能乱罚款、乱检查、乱查封。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进行提醒,必要时进行督查。
上述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也表示,下一步,我们将密切跟踪非税收入变化情况,持续规范非税收入管理,依法依规组织非税收入,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、不得乱收,坚决不收过头税费,切实减轻经营主体负担。
近期,未来5年总计10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置换隐性债务方案落地实施,地方正密集发债缓解地方当期化债压力,并节省利息,可腾出更多精力、财力用于保民生、促发展。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认为,大规模隐性债务置换有利于地方政府更好落实减税降费,部分地区“乱罚款乱收费”等现象将明显缓解乃至杜绝,有利于改善营商环境。